世界观天下!迫切需用大数据赋能新能源汽车安全

2023-04-03 13:39:05     来源:中国能源报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到底谁更安全?这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近日用一组数据予以回答——新能源汽车着火事故比燃油汽车少,燃油车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之间,新能源汽车在万分之一以下。而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吴超仲则给出另一组数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万车事故率为12.47、燃油车为5.51,新能源汽车事故万车死亡率为2.11、燃油车为1.46,都高于燃油车。”

两组看似矛盾的数据,似乎可以归纳出一个结论: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虽然比燃油汽车少,但事故率并不低,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更为糟糕,社会也更为关注。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2023年产业大会上,与会嘉宾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攀升,进一步完善数据监督检测平台、运用大数据做好安全预警、开展事故机理分析、提升车辆性能,对行业长远发展十分迫切。


【资料图】

数据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保有量达1310万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方海峰指出,伴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老旧车辆不断增多,车辆产品安全质量风险依然存在。同时,智能化、网联化逐步发展,衍生的产业安全也备受关注。

“相较于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有车载大容量电池组及电气系统,其发生故障容易引发车辆起火。”吴超仲认为,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两方面的事故:一是汽车本身的事故——热失控,主要与电池相关;二是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这与行驶环境、驾驶行为等密切相关。

而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可以分析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征、车辆运行情况以及充电特征等,总结出趋势,为企业、政府提供整体安全性能提升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地方、车企三级新能源汽车数据管理体系。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秘书长王震坡透露,目前,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已累计接入新能源汽车1300万辆,累计行驶4000多亿公里。平台在新能源汽车质量管理、安全管控,以及社会化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企业层面,工信部装备中心监督管理处高级工程师王峥介绍,车企对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组织管理进一步提升,产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更为规范,车辆运行数据监管更加系统,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更完善,问题和事故应急和应对更有针对性。

仍存在诸多不足

车企是新能源汽车安全责任主体。按照工信部要求,新能源汽车都必须安装车载终端,通过企业监测平台对整车及动力电池等关键系统运行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并按照国家标准,将车辆相关安全状态信息上传至地方监测平台、国家监测平台。

据悉,按照《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32960)国家标准的要求,对接入企业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包括电池、电机、电控、位置等61项常规数据,具体到电芯温度、电压、电流等12项安全故障数据。

与会专家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现有标准已不再适应或不足以支撑安全监控需求。王峥坦言,部分企业平台数据间连通互不顺畅、不闭环,监测效率较低。部分企业新能源汽车安全预警技术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不具备整车安全预警能力。大部分企业在发生起火燃烧事故后,不同程度存在未按要求及时上报起火事故的情况,存在漏报、迟报现象。

吴超仲进一步指出,新能源汽车数据具有来源不全面、数据采集不精细、数据挖掘不深入、数据应用不充分等问题,部件安全风险辨识、整车运行风险辨识预警难。他建议基于更加精细化、细颗粒度来执行数据收集,扩展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的功能;融合群组挖掘、图挖掘、语义挖掘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拓展安全监管应用场景;进一步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全息感知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和其他车辆混行情况下安全的综合监管。

新标准或年底出台

针对上述情况,与会嘉宾透露,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新国标正在开展逐条意见收集、专家讨论及修订。预计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传输标准将公开征求意见,年底正式出台。

王震坡透露,目前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频率是30秒上传一次数据,新国标将进一步提升至10秒上传一次数据,且新增电池数据、充电过程数据、氢燃料电池方面内容。

王峥建议,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体系建设,结合自身特点,深入开展内部自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做好相应改进处置工作。如体系整体架构、产品质量、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等方面。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公司工程质量部部长孙全进一步指出,安全体系建设要渗透到车企全域、全环节,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安全与各业务指标相关性,推动全链路、全场景、全天候智能适配,将安全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

明星

电影